張奔斗專欄:中國人是如何看待這頭瑞士奶牛的
體壇+記者張奔斗報道
《瑞士畫報》(Schweizer Illustrierte)又一次以“瑞士特產(chǎn)”羅杰·費德勒作為封面人物,并且以16個版的篇幅,邀請五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專欄作家,描述世界各地人們心目中的費德勒,烘托出費德勒作為“全球巨星”(DER GLOBALE STAR)的形象。我作為亞洲地區(qū)的作者代表,描寫了中國人是如何看待這頭瑞士奶牛的。
知道中國的網(wǎng)球迷是如何稱呼羅杰·費德勒的么?奶牛。費德勒的中國球迷們則自稱為奶粉。
如今,瑞士公開賽在2003年贈送給費德勒那頭名為朱麗葉(Juliette)的奶牛,早已去天堂見了上帝。至于費德勒自己,則已經(jīng)成了上帝。就像費德勒的中國球迷常常愛引述的那句話一樣——如果網(wǎng)球是一場宗教體驗,那么,費德勒就是上帝。
這倒挺不錯的:在凡間,他仍是GOAT;在神界,他已是GOD。
是啊,他不再是世界第一,他甚至也已不是世界第二,但毫無疑問,他在中國仍擁有數(shù)量最多的網(wǎng)球迷。很難說出一個準確的數(shù)字,正如你很難數(shù)得清楚奶粉里的每一顆微粒。
不過,對于那些并非網(wǎng)球迷的中國人來說,除了知道費德勒是一位偉大的網(wǎng)球運動員之外,也很難知曉得更多。為了寫作這篇專欄,我特意問我的母親,能否不假思索地說出費德勒來自哪一個國度。
“瑞典。”這位七十歲出頭的老太太非常自信地回答我。很顯然,雖然因為兒子的職業(yè)而對網(wǎng)球多了一份關注,但她對這項運動本身并無多大興趣。不過,謝天謝地,好歹她還算是說對了費德勒來自歐洲,而不是澳大利亞或者美國。
六七年前,我的太太去瑞士出差,參加巴塞爾鐘表展(BASELWORLD)。我請她在看到城中費德勒的影像時拍些照片回來,雕塑啊、招貼畫啊或是廣告什么的。結(jié)果,她一無所獲,一個“費德勒”也沒碰著。
巴塞爾可是費德勒的家鄉(xiāng),當時我就想,瑞士人表達崇敬與愛意的方式,可真是內(nèi)斂含蓄。在中國可就不一樣了。我生活的城市上海,也正是姚明和劉翔的家鄉(xiāng),這兩人在運動巔峰時期被當作“城市英雄”追捧,他們的形象在城中無處不在——前者因為擁有2米26的身高,被看作是“上海的高度”;后者因打破過110米跨欄的世界紀錄,被看作是“上海的速度”。
如今,這兩位體育巨星已先后退役了,而上海在高度和速度上的成長,似乎也緩慢了下來。
在很多中國的網(wǎng)球迷看來,費德勒談吐得體,舉止優(yōu)雅;他對家庭也很忠實,一直保持著非常正面的公眾形象。而在大多數(shù)中國人心目中,因為中立國的角色以及優(yōu)美的風景,瑞士同樣是一個美好的國家。不過,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人能夠?qū)①M德勒和瑞士兩者緊緊地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
“當我想到費德勒的時候,我首先會想到他是國際巨星與全球偶像;要再多想一會兒,才會聯(lián)想到他來自瑞士?!闭f這話的是我的一位女性朋友,舟爾,她是費德勒多年的忠實球迷,她接著說:“不過細想來,只有瑞士這樣的國家才能孕育出費德勒這樣的人——謙遜、溫和、不極端,為人相對簡單?!?/span>
對于正快速變得富有的中國中產(chǎn)階級來說,當他們?nèi)W洲旅游時,通常會去法國、意大利、西班牙或是英國,瑞士并非首選。不過,“對于費德勒在瑞士的中國球迷來說,瑞士是歐洲旅游的第一選擇?!敝蹱枌Υ搜灾忚?。她自己就曾兩次去瑞士旅游,有一次甚至在“瑞士奶粉”朋友的帶領下去了費德勒位于蘇黎世河邊的豪宅,“當然,我們只知道是那一片,而不知道具體是哪一棟?!?/span>
我的另一位男性朋友,他對費德勒的追隨更為直接。Numdel,在北京的一家媒體工作,從2010到2015年,他每年都去巴塞爾的瑞士室內(nèi)賽觀看費德勒的表演。每一次他都會約上幾位朋友同行,Numdel說:“每次旅行之后,原本不關注網(wǎng)球而只對旅游有興趣的朋友,都喜歡上了費德勒;而原本只喜歡費德勒而對瑞士缺乏認知的朋友,都愛上了這個國度?!?/span>
之所以舍近求遠,不去費德勒幾乎年年參賽的上海大師賽而是連續(xù)五年遠赴巴塞爾,Numdel解釋說,瑞士風光秀美而且火車系統(tǒng)發(fā)達,可以做到游覽和看球兩不誤。不過,他也有一個小小的抱怨:“常遇到臺灣的球迷去巴塞爾看費德勒,相比于他們的免簽待遇,用我們的護照申請簽證實在是手續(xù)繁瑣。”
對于費德勒的球迷們來說,費德勒簡直就是完美的。作為一名網(wǎng)球記者,我參加過他的上百場發(fā)布會;我必須承認,也曾有過不少次,在聆聽過費德勒的言論之后,我真是要忍不住撓頭:“哦天吶,他剛剛真的這么說了嗎?”——在評價自己時,他顯得過于霸氣外露,甚至有些自負;而在評價對手時,他又往往顯得不留情面而過于直露。
這或許和文化差異有關,才造成了這種“culture shock”吧!作為一個亞洲人,我們從小被教育要保持謙虛,謹言慎行;尤其作為一個中國人,我們表達意見和情感的方式從不會直截了當,而是兜圈子兜得厲害。
所以,如果你在中國作一名坦誠直接的體育明星,你會吃不少苦頭。李娜一直被很多國人插上“個性”甚至“叛逆”的標簽,她曾因某一年法網(wǎng)落敗后的一句“(我需要向球迷)三叩九拜嗎?向他們道歉嗎?”引發(fā)輿論的軒然大波;另一次,她又因為打網(wǎng)球只能代表自己而無法代表國家的言論置身風口浪尖——盡管事后被證明,這存在被一些媒體斷章取義的嫌疑。
在中國,媒體對于個性突出的運動員往往多了一份苛刻。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,在千百年里,與眾不同并不被看作是一項美德。很好奇,瑞士人是如何看待費德勒的——謙遜,還是自大?低調(diào),還是高調(diào)?不過,即便費德勒在評價自己時顯得有那么點兒自大的話,他的至高成就也為他提供了這樣的資格;而如果他在評點別人時顯得過于直白,考慮到他曾被球員們11次評選為ATP埃德博格體育精神獎獲得者,他的大多數(shù)同行對他說法做事的方式想必也極為認可。
看上去,費德勒和瑞士之間相處得愉快——瑞士孕育出了費德勒,而費德勒則是瑞士的完美代言人。說到代言人,我一直感到困惑,歐洲很多國家如今都在中國大力推廣他們的旅游項目,為什么瑞士旅游局不請費德勒作為形象大使呢?這是一件雙贏的好事嘛——再沒有比費德勒是瑞士更好的導游先生了,而費德勒也能掙一筆代言費。我們都知道,在費德勒的億萬家財中,一多半都來自于球場之外。
所以,瑞士旅游局,請好好跟費德勒談一談吧!哦,對了,也別忘了跟有關政府部門談一談,簡化一下中國護照的簽證手續(xù)??!